□刘文博
成武县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不断突出乡村文化的时代价值,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。
【资料图】
抓实以文载道
促进发展共识凝聚
持续强化政策理论文化宣传宣讲,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,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全社会形成乡村振兴发展共识。注重加强宣讲队伍建设,挖掘培养核心宣讲团和志愿宣讲队伍,深入基层一线、田间地头进行互动式宣讲,让宣讲变得更有针对性、实用性。不断完善建设覆盖各村居、社区的“学习强国”线下体验平台,将理论宣讲、读书分享会、学习调研等活动开展到基层一线,让政策理论宣讲“冒着热气”“带着土气”呈现在群众身边。持续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、下基层,自觉把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、纳入议事日程,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,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讲全面、讲清楚、讲透彻,在宣传中解疑释惑、春风化雨,带动广大群众把思想聚焦到乡村振兴干什么、怎么干等问题上来。
抓牢以文惠民
促进文化阵地建设
夯实乡村振兴文化基础,全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升级,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所)、文化广场、戏台、宣传栏、文化器材、体育设施、村村通应急广播等综合文化阵地,加强乡村文化建设,弘扬科学精神,普及科学知识,开展移风易俗、弘扬时代新风行动,倡树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,培育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摒弃传统陋习。充分发挥好文化体育艺术节、农民文化艺术节、文艺工作者走基层、送电影下乡、文化进万家等阵地平台载体作用,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能。结合民俗文化、民间传统技艺、乡土风情风貌、田园风光等创意开发数字文化产品,充分发掘文化创意,用好用足数字文化资源,以数字化培育乡村文化新阵地,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新动能。
抓细以文化人
促进乡风文明培育
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,结合时代要求开展工作,如良好家风、家训及村规民约等,引导群众向上向善、孝老爱亲、重义守信、勤俭持家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深入推进志愿服务进乡村行动,发挥好第一书记牵头作用,组建以村干部、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致富带头人等为成员的志愿服务团队,注重精神引领,创新社会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。持续开展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宣传教育活动,结合“美德成武 信用成武”建设,以美德信用积分制为抓手,积极开展“点亮少儿微心愿”活动,为农村、农业发展提供“美德信用贷”,组织推选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“孝老爱亲模范”等典型,发挥引领作用。同时,依托文明实践所(站)、广场等各级阵地,开展“村事民当家”“社区就是咱的家”等文明实践主题活动,培植淳厚民风,全力推进农民富、农业强、农村美。
抓好以文促建
促进产业融合发展
着力发挥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,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,深入推动文化与农业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,激发优秀乡土传统文化活力,将文化产业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,以文化振兴有力促进乡村振兴。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,继续加强“一村一品”建设,以“示范村镇”为重要载体,积极引入新的要素,引导“示范村镇”加强品牌培育、发展新兴业态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延长产业链价值链,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将“示范村镇”打造成“一村一品”提档升级的样板,示范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。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农业农村电商人才,借助“互联网+”扩大乡村文化市场辐射范围,将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做大做强。探索“百企入村+农民”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,做到文化产业发展红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。
关键词: